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泉州浦西医院知识科普:盆底肌关乎下半身&生,产后修复重中之重!

时间:2024-09-14   访问量:1010

盆底肌是骨盆底的肌肉,它就像一张“吊床”,从下方托住盆腔内的膀胱、尿道、子宫、直肠、

阴道、前列腺等脏器,使这些组织处于正常位置。


由于分娩等因素影响,女性的盆底肌更易出现松弛,漏尿、脏器脱垂、盆底痛等便会接踵而

至。在盆底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,尿失禁是普遍存在的。——

jhk-1726192766227.jpg

盆底肌损伤两大关键期


1、产后

在分娩时,胎儿通过产道,导致膀胱、子宫等组织的肌膜受损,失去弹性,尿道松弛而失去

应有的功能。

当妈妈们腹部增压时,如大笑、咳嗽、打喷嚏等,尿液就会不受控制渗出,让妈妈们尴尬不

已,身心受到伤害。

2、更年期

这阶段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漏尿、子宫脱垂现象,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、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等

因素。盆底肌会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,如果产后没有做盆底肌康复,这无疑是二次“渡劫”,

后果可想而知。

很多原有尿失禁、盆腔器官脱垂的症状会加重,甚至可能严重到盆底康复已经难以逆转,必

须要进行手术治疗。

哪些症状需要做盆底功能修复?


盆底肌肉松弛症状的出现,主要集中于产后女性以及30岁以上的已婚妇女群体,出现压力性

尿失禁、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以及混合性尿失禁等,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自理能力;轻度子

宫脱垂、膀胱脱垂、直肠脱垂等器官脱垂问题;产后存在腰背痛、腹痛、坐骨神经痛、乳涨、

乳房松弛等产褥期症状。这些症状都属于盆底功能修复的重要内容。


产后盆底恢复什么时候合适?


产后42天至半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“黄金时期”,在确认产后没有特殊情况下,产后的盆

底恢复训练便可以从产后第二天进行,以胳膊肘和腿上的运动、缩肛运动为主;产后10到14天,

可以每天做2-3次膝胸卧位,每次锻炼的时长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即可;产后6周,可以适当增

加卷腹运动,常见的像仰卧起坐,通过增加腹压的方式,使得子宫能够恢复正常大小。


盆底肌的评估与治疗?


盆底肌评估一般分为两个部分:第一步:指检医生通过指检检测盆底肌肉张力,并观察是否

患有阴道壁膨出和子宫脱垂。有时会结合盆底B超判定。第二步:机检也就是盆底肌电评估。

这项技术通过阴道电极采集盆底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,可分析评估整个盆底肌肌肉群的功能。

我们再来看一下常见的治疗方式:


微电刺激:

是目前盆底肌康复中最常见的理疗方式,它是一种电流的输出,通过不同频率的电流,刺激

不同的肌肉,起到唤醒肌肉、阵痛的作用。


生物反馈:

目前盆底康复中的一大特色,是通过医疗设备来采集肌肉收缩的信号,使肌肉收缩的过程可

视化,从而进一步调整盆底肌恢复动作。


做个简单的比喻:生物反馈就像健身房的镜子,我们通过镜子来调整动作的正确与否。


磁疗:

通过磁场作用于人体,使组织细胞产生生理、生化的改变,也是一种理疗的方式。有促进血

液循环、镇痛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

目前的盆底肌康复理疗,大多是生物反馈配合微电刺激来治疗。


关于盆底肌的谣言


1、生完二胎再恢复也不迟 


在生完一胎后,盆底松弛的不太严重,这个时候可能只需要做1个疗程的盆底康复就能让盆

底肌恢复至孕前状态。而如果一胎后不做盆底康复,到生第二胎时,盆底肌因为胎儿长期的

压迫,生宝宝时又比第一胎还要快,盆底的肌肉和筋膜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被撑开,损伤是叠

加的,甚至“1+1>2”。


很多宝妈一胎后没有症状,未做盆底康复,二胎后便出现了漏尿、中重度器官脱垂等严重的

症状,这个时候可能做3、4个疗程可能也无法完全恢复。本来想着省钱,却不想,花了更多

的钱,关键问题是,并不是所有损伤都能完全恢复的。有些遗憾,难以弥补。所以,一胎留

下的损伤千万不要留到二胎后再恢复。


2、先塑形再修复


女人天生爱美,很多宝妈恨不能产后一周就开始减肥、塑形。然而,完美的腹部塑形计划却

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——产后盆底康复。


事实上,如果进行高强度的腹肌锻炼,会使腹压增加,对于盆底肌来说等于雪上加霜。

因此,新妈妈们在产后42天一定要进行盆底肌功能的检查,如有盆底问题,先进行盆底康复,

等到盆底肌力量有所提升,再进行腹部塑形,这样的塑形才会更安全、更科学。


15秒自助挂号

(本网站已加密,绝对保障个人隐私)